WireGuard 异地组网最佳实践

外地访问家里的服务,比起使用frp等内网穿透工具,组建虚拟局域网更为省心。当设备数量增多时,组网的优势更加明显。 WireGuard作为现代VPN技术,优势不再赘述。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:简单 高效 内核级 跨平台 网络拓扑设计 异地组网需一台具备公网IP的服务器作网关。中心服务器模式如下: graph TB GW[中心服务器<br/>公网IP: x.x.x.x<br/>内网IP: 10.8.0.1] subgraph 家庭网络 PC[家用电脑<br/>10.8.0.2] NAS[NAS存储<br/>10.8.0.3] TV[智能电视<br/>10.8.0.4] end subgraph 移动设备 Phone[手机<br/>10.8.0.5] Laptop[笔记本<br/>10.8.0.6] end PC --> |WireGuard| GW NAS --> |WireGuard| GW TV --> |WireGuard| GW Phone -.-> |WireGuard| GW Laptop -.-> |WireGuard| GW classDef local fill:#lightgreen class PC,NAS,TV local 设备类型 IP范围 示例IP 服务器 10.8.0.1 10.8.0.1 其他设备 10.8.0.0/24 10.8.0.2 服务端 要求: 境内公网IP服务器。境外IP大概率封端口甚至封IP 合适的服务器带宽。推荐阿里云/腾讯云200M机器,如果没有视频等大流量需求,4~8M也可 可访问的UDP端口 替代方案:WG-Easy 服务器配置比较好的可以用wg-easy方案,直接在Web管理界面操作。 本文专注于低配服务器(内存<512M)方案。Docker额外占用系统资源,这里不做展开。 手动方案 WireGuard已进入Linux内核,安装起来非常简单。参考官方安装文档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wireguard -y 安装后提供wg和wg-quick两个主要命令。 ...

2025年04月27日 · 2 分钟

Node Exporter 安装最佳实践

下载可执行文件 tar.gz wget https://github.com/prometheus/node_exporter/releases/download/v1.8.2/node_exporter-1.8.2.linux-amd64.tar.gz 创建对应用户组、用户 sudo groupadd -f node_exporter sudo useradd -g node_exporter --no-create-home --shell /bin/false node_exporter sudo mkdir /etc/node_exporter sudo chown node_exporter:node_exporter /etc/node_exporter 解压、安装 node_exporter tar -xvf node_exporter-1.8.2.linux-amd64.tar.gz mv node_exporter-1.8.2.linux-amd64 node_exporter-files sudo cp node_exporter-files/node_exporter /usr/bin/ sudo chown node_exporter:node_exporter /usr/bin/node_exporter 创建 systemd 服务 sudo vim /usr/lib/systemd/system/node_exporter.service [Unit] Description=Node Exporter Documentation=https://prometheus.io/docs/guides/node-exporter/ Wants=network-online.target After=network-online.target [Service] User=node_exporter Group=node_exporter Type=simple Restart=on-failure ExecStart=/usr/bin/node_exporter \ --web.listen-address=0.0.0.0:9100 [Install] WantedBy=multi-user.target sudo chmod 664 /usr/lib/systemd/system/node_exporter.service 启动 systemd 服务 sudo systemctl daemon-reload sudo systemctl start node_exporter sudo systemctl status node_exporter 将 systemd 服务加入启动项 sudo systemctl enable node_exporter.service 验证 curl http://localhost:9100/metrics Reference https://developer.couchbase.com/tutorial-node-exporter-setup ...

2025年04月09日 · 1 分钟

余光中:怎样改进英式中文?——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

辑自《明报月刊》(1987年10月号) 一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,七十年间,中文的变化极大。一方面,优秀的作家与学者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,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,都能运用自如。另一方面,地道的中文,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,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,而英文的影响,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,则日渐显著,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,西化的病态日渐严重。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,不仅是流行的观念,还有那些观念赖以包装的种种说法;有时,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。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,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,例如中文本来是说「因此」,现在不少人却爱说「基于这个原因」;本来是说「问题很多」,现在不少人却爱说「有很多问题存在」。对于这种化简为繁、以拙代巧的趋势,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,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,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,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,也必将面目全非。 中文也有生态吗?当然有。措词简洁、句式灵活、声调铿锵,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。能顺着这样的生态,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。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,久而久之,中文就会污染而淤塞,危机日渐迫近。 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,是西化。我自己出身外文系,三十多岁时有志于中文创新的试验,自问并非语文的保守派。大凡有志于中文创作的人,都不会认为善用四字成语就是创作的能事。反之,写文章而处处仰赖成语,等于只会用古人的脑来想,只会用古人的嘴来说,绝非豪杰之士。但是,再反过来说,写文章而不会使用成语,问题就更大了。写一篇完全不带成语的文章,不见得不可能,但是很不容易;这样的文章要写得好,就更难能可贵。目前的情形是,许多人写中文,已经不会用成语,至少会用的成语有限,显得捉襟见肘。一般香港学生目前只会说「总的来说」,却似乎忘了「总而言之」。同样地,大概也不会说「一言难尽」,只会说「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」。 成语历千百年而犹存,成为文化的一部分。例如「千锤百炼」,字义对称,平仄协调,如果一定要说成「千炼百锤」,当然也可以,不过听来不顺,不像「千锤百炼」那样含有美学。同样,「朝秦暮楚」、「齐大非偶」、「乐不思蜀」等语之中,都含有中国的历史。成语的衰退正显示文言的淡忘,文化意识的萎缩。 英文没有学好,中文却学坏了,或者可说,带坏了。中文西化,不一定就是毛病。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,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。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,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,就成了恶性西化。这种危机,有心人都应该及时警觉而且努力抵制。在欧洲的语文里面,文法比较单纯的英文恐怕是最近于中文的了。尽管如此,英文与中文仍有许多基本的差异,无法十分融洽。这一点,凡有中英文互译经验的人,想必都能同意。其实,研究翻译就等于研究比较语言学。以下拟就中英文之间的差异,略略分析中文西化之病。 二 比起中文来,英文不但富于抽象名词,也喜欢用抽象名词。英文可以说「他的收入的减少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」,中文这么说,就太西化了。英文用抽象名词「减少」做主词,十分自然。中文的说法是以具体名词,尤其是人,做主词:「他因为收入减少而改变生活方式」,或者「他收入减少,乃改变生活方式」。 中文常用一件事情(一个短句)做主词,英文则常用一个名词(或名词词组)。「横贯公路再度坍方,是今日的头条新闻」,是中文的说法。「横贯公路的再度坍方,是今日的头条新闻」,就是英文语法的流露了。同理,「选购书籍,只好委托你了」是中文语法。「书籍的选购,只好委托你了」却是略带西化。「推行国语,要靠大家努力」是自然的说法。「推行的国语,要靠大家的努力」却嫌冗赘。这种情形也可见于受词。例如「他们杯葛这种风俗的继续」,便是一句可怕的话。无论如何,「杯葛继续」总嫌生硬。如果改成「他们反对保存这种风俗」,就自然多了。 英文好用抽象名词,其结果是软化了动词,也可以说是架空了动词。科学、社会科学与公文的用语,大举侵入了日常生活,逼得许多明确而有力动词渐渐变质,成为面无表情的词组。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例子: apply pressure: press give authorization: permit send a communication: write take appropriate action: act 在前例之中,简洁的单音节动词都变成了含有抽象名词的片词,表面上看来,显得比较堂皇而高级。例如 press 变成了 apply pressure,动作便一分为二,一半驯化为静止的抽象名词 pressure,一半淡化为广泛而笼统的动词 apply。巴仁(Jacques Barzun)与屈林(Lionel Trilling)等学者把这类广泛的动词叫做「弱动词」(weak verb)。他们说:「科学报告不免单调而冷淡,影响之余,现代的文体喜欢把思路分解成一串静止的概念,用介词和通常是被动语气的弱动词连接起来。」 巴仁所谓的弱动词,相当于英国小说家奥韦尔所谓的「文字的义肢」(verbal false limb)。当代的中文也已呈现这种病态,喜欢把简单明了的动词分解成「万能动词+抽象名词」的片词。目前最流行的万能动词,是「作出」和「进行」,恶势力之大,几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规动词。请看下面的例子: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。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。 心理学家在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。 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,这样的语法都是日渐西化的现象,因为中文原有的动词都分解成上述的繁琐词组了。前面的四句话本来可以分别说成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。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。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。 心理学家用老鼠来做试验(或:心理学家用老鼠试验)。 巴仁等学者感概现代英文喜欢化简为繁、化动为静、化具体为抽象、化直接为迂回,到了「名词成灾」(noun-plague)的地步。学问分工日细,各种学科的行话术语,尤其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「夹杠」,经过本行使用,外行借用,加上「新闻体」(journalese)的传播,一方面固然使现代英文显得多彩多姿,另一方面却也造成混乱,使日常用语斑驳不堪。英国诗人格雷夫斯(Robert Graves, 1895-1986)在短诗「耕田」(Tilth)里批评这现象说: Gone are the sad monosyllabic days When “agricultural labour”still was tilth; And “100% approbation”, praise; And “pornographic modernism”, filth- And still I stand by tilth and filth and praise. ...

2025年01月22日 · 2 分钟

博客渲染功能测试

Content modified from https://markdownlivepreview.com/ Markdown syntax guide Headers This is a Heading h1 This is a Heading h2 This is a Heading h6 Emphasis This text will be italic This will also be italic This text will be bold This will also be bold You can combine them Lists Unordered Item 1 Item 2 Item 2a Item 2bc Item 3a Item 3b Ordered Item 1 Item 2 Item 3 Item 3a Item 3b Images ...

2025年01月07日 · 2 分钟